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

開學-猶豫與抉擇

開學第一週,第一天上的課就是量子力學二,完全聽不懂老師在上什麼。整個人還處於放假狀態,一時難以接受又要開始奮戰了,只想睡覺而已。
星期二只有令人壓力碩大的書報課,但聽說當天清大有新開了一門場論的課,老師來自理論中心,聽說非常的有名。於是我跑去旁聽看看,想不到小小的教室完全被塞滿,我因為太慢去,所以和一些人站在門口聽課,發現量力的助教也在,果然更是高手雲集啊。
聽了一節後,覺得老師好像非常的和善,很強調要從基礎開始,且沒有考試只有作業而已,雖說如此,我還是不敢選,深怕會是一個我負荷不來的硬課,不過我頗喜歡老師的調調,應該以後會選擇旁聽。
星期三只有專題演講而已,星期四只有打算旁聽的場論(還有meeting orz),星期五有爽爽的羽球課和一門qqfanny他們實驗室推薦的課程。

感覺此學期唯一的重任就是量力二了,當然在此之前還要先把"萬惡書報"搞定,這種課我真得很不喜歡,因為修課的人被強迫要問問題,所以我都覺得不管台上的人表現得再好,大家都虎視眈眈地準備找漏洞,而通常問題我認為都多少算是吹毛求疵的問題,久了大家反而不是去重視報告的內容,卻反而是在等漏洞,好怪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而猶豫什麼呢?就是電腦了,因為之前的windows xp無預警地crash掉,一氣之下聽從洨鬍子的建議,改用Ubuntu,越用越喜歡這種Unix-like調調的作業系統,主要感覺穩定,且開關機效率都很好。
但是,還是有一個缺點,對我這種還是沒有很會電腦的人來講,依然不夠友善。加上支援度依然不夠高,光是我筆電的ATI顯示卡驅動一直搞不定就讓我很惱火了,寒假剛開始使用還覺得有趣,但當每有一個需求,就得花費許多苦去解決(甚至不一定可行)的情況來說,耐性也有極限的。
於是我開始想試試看一個折衷辦法:Apple電腦,我考慮買macbook或macbook pro,可是這樣一來我罪惡感會非常的大,因為當初買Lenovo的R400就是計畫要頂上個五年,現在才過了約一年半,我就又想買筆電了,但是當然我也不是完全因為虛榮,主要是現在的工作內容,若在使用mac上來說,我可以一機輕鬆搞定,反觀現在,我若堅持使用Ubuntu的下場,就是得在灌virtualbox或是雙系統來跑windows,掯!
結果我選了雙系統,但是就很幹,因為主要工作的需求主力還是在windows上,開Ubuntu反而是任性使然。
想到這邊,我已經幾乎要出發去校園的apple店敗一台了,但是看到價單和規格配備後,讓我的猶豫度更高了,只能說apple真得是有錢人在用的。
我超不想背上敗家子的罪名,但是越看一些文章越觀察提姆,我更想買mac,現在都開始漸漸搞不清楚到底我是真得因為想好好做事的正當理由,還是多少有虛榮呢?

好猶豫好猶豫阿~~~~~~~

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

蘇仔-錄取第一發

作者:蘇仔(manzoo) 來源:ptt_studyabroad

Admission: Umich-Ann Arbor
(EECS-CSE, PhD, field: Theoritical Computer Science)
(教授寄來的信,說funding的detail最近會寄來)
Rejection: Stanford, Cornell, Princeton, Berkeley
Pending: 14間 (All PhD)

Background:
B.S., Computer Science, minor in mathematics
NTHU 2005-2009
Overall GPA 3.88/4.0
Major GPA 4.0 /4.0
Rank 2/37 (班排,查不到系排)

Test Score:
TOFEL (R 29, L 29, S 18, W 24, Total 100) (2009. 03)
GRE (V 490, Q 800, AWA 3.5) (2009. 06)

Recommendation:
3 letters from the faculties in my department:
1 from advisor
1 from collaborator
1 from 教理論課的教授

Publications:
1x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(first author)
1x Algorithmica (3rd author)

Honors/Awards:
Research Creativity Awards,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(2009)
Under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Grant,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
電資院優秀獎學金
2005國際資訊奧林匹亞銅牌
一些比賽, ACM-ICPC, 大甲賽,...

Work Experiences: 98-1T 陸軍少尉資訊預官

過程:

(I)研究:

從大學開始就有著想出國唸書的念頭,但是只是念頭而已。
大三的時候,北京清華的姚期智教授(2000年Turning Award的得主)來清大演講,我趁著這個機會問他如果將來想做理論的研究要有怎樣的background,有推薦哪些書等。
他說現在對我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申請到好的研究所,於是決定大學畢業就來申請。

於是我就來到了溫馨的留學版,觀察到兩件事情。
1. 若申請Master通常要自費,可是我家應該沒有那麼多錢 @@
2. 若要申請PhD的話,publication很重要

之前做題目時有一些結果,但是沒有寫出來,於是就在教授指導下把它寫出來。然後後來專題又跟了教授做有關minimum cut的研究,但事實上我自己並沒有做出重要的結果來。

(II)考試:

考完預官後,開始準備TOEFL和GRE,本來想先準備GRE,但是GRE要六月才考,到時候TOEFL又要在入伍前考完,這樣不太保險。於是想說在準備GRE的同時順便考TOEFL,準備了兩個禮拜剛好考100,但是口說只有18很低。
後來只準備口說又考一次變成15,入伍後又考一次還是18,後來就放棄了 @@

GRE我是拿紅寶書來背,一天背一個List,週末的時候複習前五天的List,全部看完後複習第一遍是一天5個List,第二遍以後是一天25個List,總共複習了3遍。
後來要考試之前就開始做填空和考古題。這樣準備現在想起來好像事倍功半,也許當初跟同學拿11張來背會比較有效率。

(III)申請:

因為聽了以前比賽某些神人學長的申請案例,總覺得好像CS PhD不太好申請,所以申請了多間一點。在入伍的前一個禮拜,把每間學校教授的網頁配合dblp都看過一次。
當初看到Umich的時候,就看到Prof. Pettie做的圖論演算法實在很吸引我。沒想到在某天中午的時候收到這個教授的email說對我有興趣想要跟我聊聊,跟他約了查哨前半小時的時間打電話過去,聊完後他說不能給我保證,但機會很大,結果隔一個禮拜後就收到admission了。

開始申請的時候剛好是專長訓,我們大概有將近一半的人也是要申請國外CS,所以常常互相修改SOP及CV。看了大家的SOP我有些感想,第一個就是SOP應該要寫以研究為主的,很多人會著墨太多在修課,這樣要申請PhD會比較沒有吸引力。第二,有人SOP幾乎就是把CV用句子分段串成,毫無感情或自己的看法描述這些事情,這樣的話SOP跟CV就重複了,沒有存在的必要。

心得:

在準備及申請的過程中,我深深體會到前人的辛苦。常常宅起來背GRE單字的時候都會想說,哇,前人竟然也是這樣。
SOP一改再改,改了7,8次,每次改完後隔幾天看覺得不順暢就大修。後來有些學校要寫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,寫完後發現這個應該可以加到SOP,加進去後PHS就又重寫一次 orz
然後邊當兵邊申請,休假都不像有休假的感覺 @@
所以我對每個經歷這段過程的人都感到相當佩服。

我最要感謝的是高中時代的學長(LTH, greydust)和學弟(Darkseer),在春風化雨下,開
啟了我對於資訊及數學的興趣。
還要感謝我的老師們,在我申請的學校數量從12間增加到19間時還願意幫我寫推薦函。
感謝我大學四年住宿的室友,可以忍受寂寞讓我在最後一學期的時候搬出去外面住專心準備GRE和TOEFL XD
感謝我的家人,非常支持我出國念書。

p.s. 前幾天問了一些台大的朋友,很多人已經上了UIUC,UT Austin,CMU,Purdue等學校好像只剩我還沒上,現在終於可以安心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蘇仔上了,看完他的分享,只有用帥氣形容,加油了~

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

紀錄

最近終於裝了lyx在ubuntu上,它和texworks不同,基本上很像windows的word,你打什麼就是顯示什麼,乍聽之下很方便,但是我就是很不習慣,因為這樣反而限制了打latex原始碼的自由性,我真得不認為會比較方便,不過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啦,畢竟它還能輸出postscript檔,我覺得這點很酷,不知道能否當成方程式編輯器使用,再把postsript檔存成png圖檔應該就可以了,但我對lyx還不是很熟,要再花時間玩玩看。
於是乎我很想念原本在Miktex2.8中的texworks,查了一下,才發現原來它是類似Mac中的texshop,難怪提姆一看到texworks不經意說出這才像是他在用的,當時我還不以為意。最後,也很幸運地發現了一堆網上的資料,有很多人教怎麼樣裝texworks在ubuntu上,爽~

最後果然可以選Xelatex,就實現之前在windows下的情況,但這邊我有點問題,不知道是否只要獨立裝了texworks就好嗎?我總覺得可以使用,是因為之前我還有裝了texlive在ubuntu上,關於這點我還要再弄清楚。
Latex的結構真是複雜,一堆都叫tex,不搞混很難。

下一步,要來擴充ubuntu系統中的中文字型,否則實在太少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

新年快樂

首先應景先說聲:新年快樂,恭喜發財!

回到家也已經過了三天,然而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,卻讓我又有了不少的感想,所以我決定要紀錄一下。

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

流行性病毒感冒

先說喔,我沒有得H1N1,雖然中了這個標後,我也是有發燒,不過醫生說並不是,因為H1N1除了發燒以外還會狂咳嗽,而我的症狀則是發燒以外,肚臍以上悶痛和身體狂發冷,至於悶痛則是痛到那種會讓你感覺休克的那種痛,想到就好可怕。

星期一莫名就發病了,早上肚子被痛醒,之後一直發冷,我還以為我中邪了,因為之前一直作惡夢,去了廁所蹲了快一個小時,完全沒有便意,醫生有提到這個病毒會故意讓腸胃的蠕動變得異常的慢,超級奸詐,藉此一直躲在肚子中讓人痛到不行又卻不能拉出來。

最後實在痛到不行,幸好qqfanny實在看不下去了,會同我老弟,請教官把我載到馬偕醫院去掛急診,馬上醫生就任出來這個症狀,說是最近很流行感冒,說完我還有注意到有一個人很不舒服的彎腰在櫃台掛急診,也許他也中標了吧?

所以,在此呼籲一旦有此症狀要馬上看醫生,因為這不是吃壞了肚子,也別一直蹲在馬桶上。

後來治療方式是現場給我一針,然後讓我帶藥回去慢慢吃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實在太不舒服了,我居然打完針後(屁股),整個人大量冒冷汗,感覺無法呼吸,我當下真得以為我快掛了,一直死命地抓住qqfanny和我弟弟的手。
後來被護士安撫躺下,醫生說我暈針了,原因很多,可能緊張或者是體質,手腳當下發麻到感覺不到,非常的狼狽。
最後,很不舒服地撐過了三天,這幾天病情處於復發轉穩定再復發,迴圈個幾次後,我才開始慢慢恢復。

從這中間,我深深地打從心底領悟一件事,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還要重要,當下給我一億我想我也快樂不起來,健康無價!
忙碌的我們真得要多加留意身體,不要讓該死得忙碌生活把我們給生吞活剝,共勉之!

現在我恢復啦,又開始繼續玩電腦囉,Ubuntu真得好多要學喔,我真是個電腦白痴,多虧身旁有很多罩哥,like 洨鬍子、提姆...等

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

不務正業之玩電腦

話說這段時間留在學校原以為除了吃尾牙和大掃除外,就是認真作研究了。

想不到還是完全沒有作到甚麼研究,paper倒是Mr.Timm已經給我一大堆了,只是我一直懶得看,於是就開始把時間消耗在看似有用卻是我用來逃避看paper的地方上,不過從長遠角度而言也不完全算是在浪費時間啦。

首先,我終於振作起來跟學長要了一台小PC,拿了在高雄和蘇仔一起買的Ubuntu9.10教學書中的光碟灌進電腦。灌得那天是實驗室一年一度大掃除的隔天,話說大掃除當晚Timm非常的心急,一直要我快點開始裝,不過應該是因為他知道我會有問題,所以他想在一旁順便幫助我。灌完後,我體會到了Ubuntu的高質感,甚至認為大致上的介面設計根本和Mac非常的雷同,不過也當然啦,畢竟Mac的核心也是Linux。當然也因此,讓我開始對Ubuntu一見鍾情,能和Mr.Timm一樣可以開啟X-terminal的感覺真是爽阿!接著,Timm開始去找出Molden的source code並且直接compile它,沒多久一打Molden指令,馬上非常快速地就將之呼叫出來,比起在windows用cygwin開,簡直就是神速。